鋼絲繩是起重機械以及其他傳動部位經常使用的重要金屬制品。按其表面狀態,可以分為光面鋼絲繩、鍍鋅鋼絲繩、磷化鋼絲繩。
1、光面鋼絲繩
光面鋼絲繩是指表面處理不鍍鋅,鋼絲從6.5mm高線拉拔成細絲,先捻制成小股,然后小股捻制合成繩子。1834 年歐洲人奧魯勃特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根鋼絲繩(光面鋼絲繩),1939 年建立的天津市第一鋼絲繩廠是我國第一家金屬制品企業,截至目前,我國已經生產和使用光面鋼絲繩70 余年。
其工藝流程是:
盤條→酸洗→水洗→鋅系磷化→水洗→烘干→冷拉→熱處理→酸洗→水洗→鋅系磷化→水洗→烘干→冷拉→制繩鋼絲→捻股及鋼芯→合繩→檢驗→包裝。
2、 鍍鋅鋼絲繩
鍍鋅鋼絲是把45#、65#、70#等優質碳素結構鋼拉拔,然后再經鍍鋅(電鍍鋅或熱鍍鋅)而成。鍍鋅鋼絲表面平滑、光潔、沒有裂紋地、節、起刺、傷痕和銹蝕,鍍鋅層均勻、附著力強、耐腐蝕力持久,韌性和彈性極好。
工藝流程是:
上線→熱處理→鉛淬頭→剝殼裝置→冷水沖洗→鹽酸酸洗→冷水沖洗→硫酸電解活化→冷水沖洗→電鍍槽鍍鋅→冷水沖洗→熱水清洗→烘干去氫→收線下線捆扎→檢驗化驗→入庫。
3、 磷化涂層鋼絲繩
按照鋼絲表面狀態分類,以前只有光面鋼絲繩和鍍鋅鋼絲繩,磷化涂層鋼絲繩是近兩年出現的專利技術,將制繩鋼絲磷化處理,優先采用錳系或鋅錳系磷化,鋼絲磷化后不進行任何拉拔加工,直接使用磷化鋼絲捻制鋼絲繩,由于磷化涂層使鋼絲表面更加耐磨,使用磷化鋼絲繩使用壽命是光面鋼絲繩的2-3倍,鋼絲繩耐疲勞性能大幅度提高。
工藝流程是:
盤條→酸洗→水洗→鋅系磷化→水洗→烘干→冷拉→熱處理→酸洗→水洗→鋅系磷化→水洗→烘干→冷拉→制繩鋼絲→堿洗→水洗→酸洗→水洗→錳系耐磨磷化→水洗→烘干→捻股及鋼芯→合繩→檢驗→包裝。
目前光面鋼絲繩占鋼絲繩總產量的80%左右,鍍鋅鋼絲繩約占總產量的百分之十幾,其余為涂塑鋼絲繩和不銹鋼絲繩。
按照股中相鄰層鋼絲的接觸狀態,鋼絲繩可分為:點接觸鋼絲繩、線接觸鋼絲繩、面接觸鋼絲繩三種基本結構形式。按照構成股斷面的形式,鋼絲繩可分為圓股鋼絲繩和異形股鋼絲繩(其中異形股鋼絲繩主要包括三角股鋼絲繩、橢圓股鋼絲繩和扇形股鋼絲繩)。按照鋼絲(鋼絲繩)表面狀態,鋼絲繩可分為光面鋼絲繩、鍍鋅(鋅鋁合金)鋼絲繩和涂(包)塑鋼絲繩。
點接觸:股內相鄰層鋼絲之間呈點狀接觸形式,除中心鋼絲外,各層鋼絲直徑相等,股通過分層捻制形成。
線接觸:股內相鄰層鋼絲之間呈線狀接觸形式,股由不同直徑的鋼絲一次捻制而成。
面接觸:股內相鄰層鋼絲之間呈面狀接觸形式。
點、線接觸鋼絲繩:股內相鄰層鋼絲之間呈點、線兩種接觸形式。股由不同直徑的鋼絲分次捻制而成。
異形股鋼絲繩:異形股鋼絲繩因其股斷面呈三角形、橢圓形或扇形而得名。
鍍鋅鋼絲繩:對鋼絲表面進行鍍鋅處理(或鍍鋅后拉拔),然后在捻制成的鋼絲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