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外所使用的繩結,正因為常是登山,或者是救助作業時的救命工具,所以更需注意安全第一。以下就舉出幾個使用繩子時需注意的方面:
固定繩子末端--市面上販賣的登山繩雖然都已處理過了,但是若要將以公尺為單位販售的繩索剪成適當的長度使用時,就必須將繩子的兩端加以固定。如果疏忽了這件事,繩末端可能會在使用中散開而導致危險。
使用前檢查繩索--有傷痕,或者是發生紐結情形的繩子都可能會在使用時斷裂,所以使用前必須檢查,若有紐結情形則須將之復原。
不弄臟繩索--臟污是導致繩索劣化的主要原因,也會使其強度變差。在野外,不要將繩子直接置于地面,注意不要讓油漬等附著到繩子上。此外,使用后一定要將沾在繩子上的臟污處理掉。
不踩踏繩索--繩索常因被踩踏而產生傷痕或劣化,此外,若是有小石子等跑進繩子內部,那么在負重時也可能會有斷裂的危險。特別是在冬天的山中,若鞋上的防滑鐵釘踩到那便不能再使用了。在攀巖時,也常會不知不覺地踩到登山繩,這點也請多加留意。
不弄濕繩索--即使是防水加工的繩索,也要盡量避免在容易將繩子弄濕的狀況下使用,因為吸了水的繩子不但重,而且易滑,非常難以使用。
了解繩索的安全使用負重--繩纜所能承受的重量由粗細、材質、使用條件等情況決定,在購買繩索時,一定要向店員說明使用目的,再選擇足以承受該用途重量的安全繩索。像一般市面上販賣的十~十一厘米粗的登山繩,即使是用于須承受人體重量的狀況下,也可安心的使用。
不讓繩子接觸銳利物品--當繩子碰觸巖石棱角等銳利物品同時又承受較重負擔時,便提高了繩索斷裂的危險性?,F在,針對登山繩已制定有安全準則,在這種狀況下,絕對禁止使用登山繩或者繩索。實在非用不可,需用毛巾等加以保護,避免讓繩子直接與銳利的物品接觸。
不突然加重于繩索上--這樣做繩子將會因此而產生傷痕,即使有時表面看不出來,但內部可能已經斷裂了。所以,需留意盡量不讓繩索承受太多負荷。
不將繩子借來借去--沒有比不知道曾被使用在什么狀況下的繩子更危險的事情了。因為如果在不知情的狀況下使用了像是曾經承受過突來重量的繩索,那么繩索便有裂的可能性。所以,絕對避免向別人借曾經使用過的繩子,或是將自己的繩子借給別人。
在正式的戶外攀巖比賽中,是不允許繩索互相結環連接,除了使用抓結做副保護之外也極少讓繩索之間相互摩擦,但在野外生存中,步態可能攜帶全副的安全帶、下降器等索降裝備,而這個時候不能以比賽的標準來要求,你需要使用簡陋的裝備在惡劣的環境下最大限度地保證自己的安全。
直徑8毫米以上的登山繩通常質地偏硬,在做副保護繩結和結環的時候并不方便,但在緊急時刻,你可以剝開登山繩的防磨層,取里面的纖維編保護索。
直徑8毫米以下的繩索稱之為輔繩,通常用于結繩,通常使用直徑6毫米的輔繩,其質地也比較柔軟,作為保護索以足夠。
扁帶是更好的選擇,扁帶質地柔軟結實,容易制作各類保護索,相對比較髖,制作保護索的時候不要有勒的感覺。
保護索可以避免你在需要繩索保護安全的時候截斷救生繩,保護索不但能保護你的安全,在搭建帳篷、捆扎物品的時候也非常實用。因此強烈建議你帶上幾根輔繩或者扁帶配合主繩使用。
各類繩結、環的連接和使用是很靈活的,能讓你在沒有保護器、安全帶鐵鎖等專業登山保護器材的情況下,非常有效和安全地保護你通過危險地段。
互相連接的環最好不要太大,直徑在五到十厘米即可。在突然受力沖擊的時候,可以減短沖擊距離,從而降低沖擊力。
實際結環時,很多人難以把握比例,這只能靠自己多加練習。如果熟練到能閉著眼睛就能將結打好,那么你又朝著生存的強者之路邁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