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繩的制作主要是由哪種草制作而成呢?如果你想知道的話,那就隨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內容吧!
苘(qǐng)麻,又名白麻,它渾身是寶,可農民以為是野草,見一棵砍一棵。通稱青麻、野麻、野苧麻、八角烏、孔麻 。果實也有叫麻果的。這一種常見的藥材,全身都是寶,可農民都不知道,見一棵砍一棵。苘麻是一年生亞灌木草本,莖枝被柔毛。葉圓心形,邊緣具細圓鋸齒,兩面均密被星狀柔毛;葉柄被星狀細柔毛;托葉早落。
花單生于葉腋,花梗被柔毛;花萼杯狀,裂片卵形;花黃色,花瓣倒卵形。蒴果半球形,種子腎形,褐色,被星狀柔毛。花期7-8月。中國除青藏高原不產外,其他各省區均產,東北各地有栽培。常見于路旁、荒地和田野間。分布于越南、印度、日本以及歐洲、北美洲等地區。本種的莖皮纖維色白,具光澤,可編織麻袋、搓繩索、編麻鞋等紡織材料。種子含油量約15-16%,供制皂、油漆和工業用潤滑油;全草可作藥用。
它的莖皮纖維可以制作麻繩、麻包、麻袋。種子(苘麻子)、全草及根入中藥,種子入蒙藥。全國各地都有野生或栽培;到處都有這種植物。苘麻開花后蒴果成熟為20-30天,蒴果呈半磨盤形,密生短茸毛,成熟時呈黃褐色,不完全開裂,只部分地散落種子。它屬于麻類作物之一,種子含脂肪油15%~25%,葉含蕓香苷0.1%,種子入藥,可利尿、通乳 ;全草入藥,可解毒祛風。在農村,這種草,主要生長在那些荒蕪的山里,尤其是荒蕪的土地里,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這種草的價值,為了種植植物便把它砍伐了!很多人一直把它當作雜草來對待,農民更是對它恨之入骨,只因為它影響莊家的生長,而且生長能力特別強。
麻繩纜是由一種叫做麻的植物皮經過處理成纖維而搓成的。其實,麻是很脆弱的,一般都種植在溝渠里,不敢種植在平地上。因為,麻稈遇到風會折斷,種植在溝渠里能避風。
秋天收獲時,人們下到溝渠里,用鐮刀貼根把麻割斷,捆成一捆一捆的。然后放進池塘里浸泡。
由于麻的比重小,漂浮在水面上不下沉,不能完全浸入水里,人們就用石塊壓在一捆一捆的麻上面,直至完全沉入水中。
這種浸泡過程叫做漚麻。沒經過漚的麻也能剝下皮來,但很脆弱,很易斷裂,幾乎沒什么用處。
半個月之后,漚麻的期限到了。接下來,剝下麻皮,洗去淤泥和濁物。晾干后的麻皮色澤白且亮,散發著淡淡的清香。經過加工處理后,麻皮成了纖維,用手工或機器搓成麻繩,即可擔當重任了。背負沉重,不見天日,沉沒于冰冷的水中,經受著污泥濁水的侵蝕,這是制成一根堅韌,結實的好麻繩必需的過程。
麻繩其實也是一種古老的物品,從古代流傳至今,而流傳至今的原因就是因為麻繩的結實實用!一直關注我們網站吧,感謝你的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