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絲繩是機械中常用的柔性傳力構件,就起重機上使用的鋼絲繩而言,規格品種多、使用比較復雜,其強度、撓性以及耐磨性要求較高,隨著鋼絲繩長時間使用經常出現損傷或破斷等現象,近年來由此引發的特、重大起重機械事故時有發生。下面,筆者根據近幾年的實踐經驗淺述起重機用鋼絲繩的幾種損傷及其防治方法。
一、磨損
磨損是鋼絲繩常見的損傷現象,一般分為外部磨損、變形磨損和內部磨損3種情況。
鋼絲纜繩在使用過程中其外周與滑輪槽、卷筒壁、鉤頭等物體表面接觸而引起外部磨損后繩徑將變細、外周表面的細鋼絲被磨平,使承受載荷的鋼絲截面積減小,鋼絲繩的破斷載荷也相應降低。單周磨損較全周磨損更嚴重,應盡可能地使單周磨損改為全周均勻磨損,在鋼絲繩的全長范圍內盡量做到均勻磨損。如在使用中期換頭可延長鋼絲繩使用壽命30%~40%。
2、變形磨損
由于振動、碰撞而造成的鋼絲繩表面撞損是一種局部磨損現象。如卷筒表面的鋼絲繩受到其它物體的撞擊、起升鋼絲繩相互打纏或者由于滑輪與卷筒中心偏斜而產生的咬繩現象,都會使鋼絲繩產生變形磨損。
3、內部磨損
在使用過程中,由于鋼絲繩的彎曲使內部各根細鋼絲相互作用產生滑移,股與股之間接觸應力增大,相鄰股間的鋼絲產生局部壓痕深凹,當反復循環拉伸彎曲時在深凹處則產生應力集中而折斷,構成了內部磨損。通常細鋼絲表面的壓力與鋼絲繩的壓力成正比,在張力相同情況下由于受壓面積不同,單位面積承受的壓力也不同。從表面受壓磨損來看,鋼絲繩采用線接觸比采用點接觸較為有利,采用面接觸比采用線接觸更有利,因此選擇線接觸或者面接觸類型的鋼絲繩是減少內部磨損的有效途徑。此外鋼絲繩的彎曲程度、運動速度對其內部磨損均有影響。
二、疲勞
鋼絲繩在使用過程中主要承受彎曲疲勞和拉伸、扭曲、振動引起的疲勞。
1、彎曲疲勞
鋼絲繩無數次地彎曲、重復繞過滑輪或卷筒時,使鋼絲產生疲勞、韌性下降,終導致斷絲。疲勞斷絲一般出現在股的彎曲程度厲害一側的外層鋼絲上,通常情況下疲勞斷絲的出現意味著鋼絲繩已經接近使用后期。
拉伸、扭曲和振動引起的疲勞
起重機捆扎鋼絲繩在起動和制動的始末、承受載荷的前后,其變化的拉伸應力會引起金屬疲勞,此外鋼絲繩經常受到扭曲和振動也是產生疲勞的原因。疲勞損傷的原理是在變應力的作用下細鋼絲表面由于各種滑移形成初始裂紋,裂紋尖端在切應力的作用下反復產生塑性變形并擴展直至斷裂。疲勞引起的斷絲斷口一般平齊,多半出現在表層鋼絲上,很有規律。
防止疲勞損傷的主要途徑:一是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可能使卷筒和滑輪的直徑加大;二是在安排滑輪布局時盡量避免使鋼絲繩反向彎曲,試驗表明反向彎曲的破壞約為同向彎曲的2倍;三是盡可能選擇結構好的鋼絲繩,如WS、TX型等線接觸鋼絲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