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6月份開始,我國造船行業開始出現一些積極信號,今年初以來,國內造船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持續維持高位,但在訂單分配和接單方向上出現兩極分化;國內鋼材大幅下跌,給造船企業帶來了可觀的利潤空間,但船東預付定金比例的下降使眾多船廠的資金壓力激增……面對當前造船業出現的各類情況和問題,鋼鐵企業和鋼貿商應給予更多關注和思考。
訂單增量明顯分配兩極分化
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1月~9月份,全國造船完工量為2606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4.9%,其中海船為947萬修正總噸;新承接船舶訂單量為5249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7.9%,其中海船為1656萬修正總噸。截至9月末,我國手持船舶訂單量為15471萬載重噸,同比增加35.7%,比2013年底手持訂單量增加18.1%,其中海船為4854萬修正總噸,出口船舶占總量的95.2%。今年前3個季度,我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以載重噸計分別占世界市場份額的38.3%、53.2%、47.6%。
1月~9月份,我國單月造船新接訂單量均高于當月造船完工量,故今年造船手持訂單量在穩步上升,自年初的14493萬載重噸升至9月末的15471萬載重噸。
但目前國內造船企業接單分配情況非常不均勻,部分造船企業的訂單已經排到2018年底,有些船廠卻無單可接。其中,浙江省多數造船企業已經處于倒閉或者即將倒閉的邊緣。
同時,國營和民營造船企業接單方向分化嚴重。目前,民營造船廠(尤其是規模較大的造船廠)多以出口訂單為主。由于政府不能給予稅收優惠,一些海警船以及國內貨輪的訂單,民營船廠不愿介入。另外,航空母艦和軍艦等軍事用船的建設訂單,民營船廠更難拿到。目前民營船廠新接國外造船訂單,一般會享受17%的出口退稅,這也是船廠愿意接單的重要動力所在。
鋼價大幅下跌船廠利潤空間擴大
據調查了解,目前船舶生產成本中很大一部分是船用鋼材的購買成本,一般占比在30%左右。以萬箱集裝箱船為例,整體造價為4億元~5億元,其中用于鋼材采購的成本大約需要1.3億元。相對于鋼材價格的波動,其他成本支出則較穩定,因此鋼價的波動直接關系著造船企業的利潤空間。
近兩年來,國內鋼價連續下跌,使造船企業利潤空間增大,部分船廠表示倘若造船板均價在4200元/噸左右,造船廠基本無利潤,但眼下造船企業手中造船板資源綜合成本尚不及3500元/噸,最新造船板價格更是只有3100元~3200元/噸,因此這部分鋼材差價就轉化成了船廠的利潤。
目前,通過造船新技術的推廣,大多數造船生產企業采用分段式建造后再組合造船的流程,這個流程顯著提高了造船的效率。以萬箱集裝箱船為例,過去造船周期需要2年~3年,而目前造船周期只需1年,甚至9個~10個月便可以完工。
不過,新流程的使用卻給鋼廠帶來了麻煩。由于分段式建造需要分段式采購,這樣采購的造船用鋼在材質、規格等方面更為零散,而且同時建造的船只之間又存在規格差異,因此鋼廠想要完成批量生產的難度增大。
船東預付金比例下降船廠資金壓力凸顯
雖然鋼價下跌給船廠帶來了利潤空間,但是當前造船企業還不能過于樂觀。因為眼下新接訂單的預付定金比例已經大幅下降,由過去的至少30%下降到如今的10%~20%,個別船廠甚至可以接受10%以下的定金比例。部分船廠對于當前不景氣的海運市場非常關注,BDI(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走勢不佳,國際經濟形勢不好,各國又紛紛出臺反傾銷保護措施,這些無疑都會成為影響船舶運輸的重要因素。
事實上,當前船廠新接一個船單就意味著要自行籌備70%~80%甚至更高比例的船舶建造成本費用,這些資金和利息需要船廠承擔。倘若船東毀單的話,那么船廠面臨的壓力會更加明顯。
近日,江蘇熔盛重工有限公司在銀行間市場發布了《2014年前三季度業績重大虧損》公告,預計1月~9月份該公司凈虧損約33.62億元。造船企業虧損如此巨大,值得整個行業進行深思。
船鋼產業鏈如何加強合作值得探討
在走訪的過程中,筆者發現當前造船企業普遍存在剩余材料和廢鋼處理的問題。由于不了解鋼材銷售市場,造船企業對何時、何地、如何處理剩余材料、邊角料和廢鋼缺乏有效管理。據悉,目前,一般的造船企業造船板剪切剩余材料占比可能接近10%,如何正確處理這部分物資顯然關系著造船企業的利潤。通過交流,筆者認為,對這部分物資可以采取電商銷售或其他企業代加工的方式推向市場。
通過實地調研,筆者發現,目前我國整個造船業已經開始走上坡路,但是這個上坡路并不穩健,甚至可以說是崎嶇坎坷。不管情況如何,造船新接訂單增多,國內造船用鋼自然會有一定的增量,這對于當前鋼材市場特別是中厚板這個品種來說是利好的。不過,在訂單增加的同時,中厚板生產企業要迎合市場做些調整。比如,如何實現訂單批量組合、能否為一些資金壓力較大的船企供貨、是否可以開展加工配送服務等問題,也值得生產企業去思考和解決。
對于一些長期為造船企業服務的鋼材貿易商來說,如何規避墊資風險增加利潤、能否在船廠的廢料處理中發現商機、是否可以引入新的規避風險的方式,更值得深思和探討。